-
教育经历
博士(1999.03-2002.08)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岩土工程; 硕士(1996.09-1999.03)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 学士(1991.09-1995.03)成都理工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工作经历
2015.12-今,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08-2014.08,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cd),访问学者; 2009.09-2015.12,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09-2009.09,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07-2006.09,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讲师; 2002.10-2004.07,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博士后; 995.07-1996.07,内蒙古第一物化勘察院,技术员。
-
参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城市典型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既有城市隧道灾害预防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编号:2017yfc0806004),2017.07-2020.12,主要研究人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深部复合地层围岩与tbm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安全控制”,子课题:“深部复合地层地质条件特征与岩体跨尺度力学效应”(编号:2014cb046901),2014.01-2018.12,主要研究人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子课题:“西南喀斯特山地土壤侵蚀过程与水土流失危险度评价”(编号:2006cb403203),2006.01-2011.12,主要研究人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村镇住宅抗地质灾害技术与标准研究”(编号:2008baj08b14-06),2009.01-2011.12,主要研究人员。
-
专利
王建秀, 刘月圆, 邓沿生, 等. 一种地墙卡口气囊式快速堵漏装置[p]. 中国: zl201810314313.2, 2020.09.15 王建秀, 赵宇, 刘笑天, 等. 用于三轴重塑土制样的真空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710649948.3, 2020.08.14 王建秀, 崔韬, 吴林波, 等. 土样原状改良与渗透性能测试系统[p]. 中国: zl201711126505.2, 2019.12.27 王建秀, 崔韬, 刘笑天, 等.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基坑工程立体化监测网络的实现方法[p]. 中国: zl201710799153.0, 2019.12.27 王建秀, 赵宇, 刘笑天, 等.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装置[p]. 中国: zl201710799153.0, 2019.10.18 王建秀, 吴林波, 邓沿生, 等. 一种真空预压淋洗耦合清洁地基处理系统[p]. 中国:zl201711138730.8, 2019.07.05 王建秀, 刘笑天, 邓沿生, 等. 一种用于超浅埋下穿隧道浅层注浆的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710407992.3, 2019.07.05 王建秀, 刘月圆, 刘笑天, 等. 装配式超声波回灌管井[p]. 中国: zl201710074169.5, 2019.03.29 王建秀, 吴林波, 邓沿生, 等. 一种吹填区预置砂井‑塑料排水板复合排水去污装置[p]. 中国: zl201610837801.2, 2018.10.26 王建秀, 吴林波, 刘无忌, 等. 一种地基排水去污装置[p]. 中国: zl201610840289.7, 2018.08.24 王建秀, 刘笑天, 刘无忌, 等. 一种便携式麻花钻土样采集器[p]. 中国: zl201610518648.7, 2018.07.27 王建秀, 刘笑天, 刘绍莉, 等. 一种基于透明砂土的基坑降水地下水渗流可视化模拟试验方法[p]. 中国: zl201610004935.6, 2018.07.27 王建秀, 周小博, 刘笑天, 等. 一种隧道光面爆破质量评价预测方法[p]. 中国: zl201410534686.2, 2018.07.06 王建秀, 高峰, 门龙, 等. 一种可回收钻孔实时测量装置[p]. 中国: zl201510333328.x, 2018.05.08 王建秀, 吴林波, 邓沿生, 等. 一种基坑降水与污染场地整治耦合的清洁基坑降水系统[p]. 中国: zl201610312149.2, 2017.12.26 王建秀, 刘绍莉, 刘笑天, 等. 模拟基坑降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渗流的透明土试验方法[p]. 中国: zl201610130987.8, 2017.12.26 王建秀, 刘笑天, 殷尧, 等. 一种基于运动图像的危岩变形信息提取及报警方法[p]. 中国: zl201510214600.2, 2017.11.28 王建秀, 吴林波, 刘笑天, 等. 一种便捷式多功能岩土体结构重建辅助工具[p]. 中国: zl201610017712.3, 2017.11.07 王建秀, 吴林波, 殷尧, 等. 一种用于测量圆弧状剖面的机械式表面粗糙度仪[p]. 中国: zl201510136657.5, 2017.11.07 王建秀, 宋东升, 殷尧, 等. 一种适合用于较深层软土地区止水帷幕方法[p]. 中国: zl201510780808.0, 2017.10.31 王建秀, 刘笑天, 殷尧, 等. 微型地下蛇行自盾构探测机器人[p]. 中国: zl201510666071.x, 2017.08.25 王建秀, 刘笑天, 殷尧, 等. 一种膨胀土地区泥水平衡盾构隧道管片受力分析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510340794.0, 2017.07.28 王建秀, 宋东升, 刘笑天, 等. 应用于模拟岩溶地区地铁振动引发岩溶塌陷的模拟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610060418, 2017.07.11 王建秀, 门龙, 吴林波, 等. 一种用于软土地层的折叠叶片刀式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410705638.5, 2017.07.07 王建秀, 刘笑天, 刘无忌, 等. 一种基于立体帷幕-井群体系的基坑防渗水及沉降控制方法[p]. 中国: zl201510780820.1, 2017.06.13 王建秀, 刘笑天, 殷尧, 等. 一种膨胀土地区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掌子面膨胀力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510347077.0, 2017.06.13 王建秀, 刘笑天, 宋东升, 等. 一种模拟岩溶地区地铁振动引发岩溶覆土塌陷的模型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610003141, 2017.05.24 王建秀, 高峰, 门龙, 等. 一种基于低水平帷幕和抽水降压的地下室抗浮系统[p]. 中国: zl201510831412.4, 2017.04.05 王建秀, 吴林波, 邵雨乐, 等. 一种楔形弹簧塞尺[p]. 中国: zl201410767932.9, 2017.02.22 王建秀, 吴林波, 殷尧, 等. 一种节理组结构面产状综合测量仪[p]. 中国: zl201510023936.0, 2017.02.01 王建秀, 殷尧, 刘笑天, 等. 一种用于防治落石的阻力缓冲装置[p]. 中国: zl201510210562.3, 2017.02.01 王建秀, 殷尧, 胡力绳, 等. 一种用于基坑围护的双重锁扣扁钢管桩[p]. 中国: zl201510687821.1, 2017.01.25 王建秀, 刘笑天, 周家宇, 等.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土体力学性能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410697402.1, 2017.01.11 王建秀, 刘绍莉, 邵雨乐, 等. 一种叶片式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410705927.5, 2016.08.24 王建秀, 吴林波, 刘笑天, 等. 一种双重力地质罗盘[p]. 中国: zl201410612622.x, 2016.08.24 王建秀, 吴林波, 门龙, 等. 一种用于软土地层的伸缩臂式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410705918.6, 2016.08.24 王建秀, 高峰, 门龙, 等. 一种折叠叶片式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410705835.7, 2016.08.17 王建秀, 胡蒙蒙, 吴远斌,等. 一种精细模拟管井结构的有限差分方法[p]. 中国: zl201210281130.8, 2016.06.29 王建秀, 胡健, 黄天荣, 等. 利用红外热场快速预测地下连续墙侧壁渗漏的方法[p]. 中国: zl201410019859.7, 2016.06.08 王建秀, 周小博, 刘笑天, 等. 一种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方法[p]. 中国: zl201410535188.x, 2016.05.18 王建秀, 吴林波, 刘绍莉, 等. 一种用于软土地层的弹簧臂式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410705909.7, 2016.04.20 王建秀, 刘笑天, 周家宇, 等. 一种便携式岩石节理面粗糙度测量仪[p]. 中国: zl201310590318.5, 2016.04.06 王建秀, 邹宝平, 刘笑天, 等. 一种用于软土地层的气胀式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210480367.9, 2016.02.17 王建秀, 刘笑天, 马瑞强, 等. 一种模拟土体突涌破坏现象及规律的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210465081.3, 2016.02.17 王建秀, 刘笑天, 姜韵骅, 等. 一种刃刀切入式软土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210509449.1, 2016.02.17 王建秀, 刘笑天, 马瑞强, 等. 一种多功能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210468811.5, 2016.01.20 王建秀, 邹宝平, 周小博, 等. 一种用于软土地层的充气膨胀式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210546680.8, 2015.12.23 王建秀, 胡蒙蒙, 吴远斌, 等. 一种计算单井回灌量的有限差分方法[p]. 中国: zl201210280942.0, 2015.11.04 王建秀, 刘笑天, 周家宇, 等. 用于渗析法测量无侧限条件下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装置[p]. 中国: zl201310645618.9, 2015.08.19 王建秀, 邹宝平, 冯波, 等. 一种控制盾构穿越建筑密集区诱发地面沉降的方法[p]. 中国: zl201310096169.7, 2015.04.08 王建秀, 邹宝平, 黄天荣, 等.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评定隧道钻爆施工质量的方法[p]. 中国: zl201210270393.9, 2014.12.10 王建秀, 邹宝平, 刘笑天, 等. 用于软土地层的多层刀片式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210480700.6, 2014.12.10 王建秀, 邹宝平, 周小博, 等. 用于软土地层的多层叶片式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210480701.0, 2014.12.10 王建秀, 邹宝平, 周小博, 等. 用于富水软弱地层的多层伸缩式多点位移计锚头[p]. 中国: zl201210532553.2, 2014.10.22 王建秀, 吴远斌, 司鹏飞, 等. 基于水位控制的多波次叠加间歇式回灌工法[p]. 中国: zl201210075230.5, 2014.05.21 王建秀, 邹宝平, 黄天荣, 等. 一种快速压入式的深部地下水温实时监测装置[p]. 中国: zl201210097009.x, 2014.03.05 王建秀, 吴远斌, 谷雪影, 等. 一种分段控制的深基坑降水疏干-减压合成井[p]. 中国: zl201110424572.9, 2013.12.25 王建秀, 隋东昌, 田普卓, 等. 一种模拟深部位移引发地层变形协调机制的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110259238.2, 2013.10.16 王建秀, 冯波, 胡力绳, 等. 一种测试限排抗水压隧道注浆圈水压折减规律的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010209061.0, 2013.04.17 王建秀, 谷雪影, 蒋玉坤, 等. 一种表征地面沉降的方法[p]. 中国: zl201110388387.9, 2013.04.10 王建秀, 冯波, 唐益群, 等. 一种抗水压注浆岩体耐久性试验装置[p]. 中国: zl201010155897.7, 2011.11.16 王建秀, 冯波, 张兴胜, 等. 一种自进滑轨悬锤式地裂缝变形监测装置[p]. 中国: zl201010202368.8, 2011.11.16
-
规范
福建省工程建设规范《地铁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j / t13-283-2018) 上海市省工程建设规范《深基坑工程建设与回灌一体化技术规程》(db31 / t 1026-2017)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面监测与应用技术规程》(dg / tj08-2051-2008)
-
著作
《深基坑工程承压水危害综合治理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isbn 978-7-114-12655-0),第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江西武吉高速公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isbn 978-7-114-09102-5),第4 《基坑工程预测案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isbn 978-7-114-07597-1),第5
-
主编教材
《工程地下水》(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isbn 978-7-5608-4425-1),第3 《软土环境工程地质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isbn 978-7-114-06528-6),第3
-
教改项目
2018年,“基础地质实验”获批上海市首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2018年,“基础地质实验”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上线 2019年,“工学的地质思维-基础地质(普通地质学)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 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地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子项目,“全景主动参与式虚拟基础地质教学平台”,2013.10-2015.09,项目负责; 2018年同济大学校级精品实验项目,“岩浆岩二:浅成岩和喷出岩”,2018.01-2019.12,项目负责; 同济大学17-18教改项目,“工学的地质思维:《普通地质学》地学类核心通识教育课程建设”,2017.01-2018.12,项目负责; 同济大学第十二期实验教改项目,“4013虚拟地质实验室(基础地质实验)”,2017.01-2018.12,项目负责; 同济大学第十一期实验教改项目,“地质学 ”虚拟教学体系与竞技虚拟教学app开发,2015.10-2017.10,项目负责; 同济大学第十期实验教改项目,“3d扫描-3d打印技术在基础地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2014.10-2016.10,项目负责; 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项目,“《黏弹塑性力学》教材建设”,2014.12,项目负责; 同济大学第三期精品实验,“基础地质实验”,2010.9-2012.9,项目负责; 同济大学第八期实验教改项目,“土体突涌破坏规律与临界水头确定的试验装置与实验教学”,2012.10-2014.10,项目负责; 同济大学第五期实验教改项目,“基于三维表面形貌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岩矿鉴定虚拟试验系统”,2009.5-2010.5,项目负责; 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地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参与; 省部级教改项目,“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ts11385),2009.10-2011.10,参与; 创新型、国际化卓越隧道、岩土与地质工程师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工程物探》双语课程建设”,2009-2012,参与; 同济大学教改项目,“地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地下水》教材建设”,2007.10-2009.10,参与。
-
科研奖励
2019年度,高速铁路隧道光面破岩的岩体结构效应与iect智能控制技术,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2018年度,公路隧道智慧建养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3完成人) 2017年度,软土地层运营地铁生存区内深大基坑施工承压水控制技术,获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 2017年度,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地下水危害防控技术,获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省部级),“一等奖”(第2完成人) 2017年度,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地下水危害防控技术,获中国建筑业协会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成果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 2017年度,深基坑减压降水引发地面沉降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7完成人) 2016年度,冶金工业旋流池成套建造技术,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 2015年度,基坑降水中mama组合地层的沉降机制与帷幕—井群控沉体系,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2015年度,扩建型轨道交通枢纽站超深基坑工程安全和环境安全双控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 2013年度,饱和软粘土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对地铁振动荷载敏感性分析,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4完成人) 2010年度,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中的墙-井作用机理与施工控制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2008年度,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软粘土动力响应特征及工程环境效应,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 2008年度,地下工程承压水危害综合治理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 2006年度,“龙山浅埋大跨连拱隧道动态反馈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获中国公路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7完成人) 2001年度,秦岭特长隧道岩体裂隙水涌水量计算的双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
-
教学奖励
2006年,“工程地质学”,获上海市精品课程(第10完成人); 2020年,“‘四三一体’基础地质教学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获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2016年,获同济大学育才教育奖,(第1完成人); 2014年,“岩矿鉴定实验教学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获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 委员国际工程地质学与环境学会(iaeg) 会员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 会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 会员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学会(eage) 会员上海市地质学会 会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通讯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通讯评审专家
-
历届学生
毕业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0名(其中6名作为副导师),硕士研究生36名(其中3名作为副导师)。 在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 在读留学生:博士研究生2名(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硕士研究生1名(巴基斯坦)。 崔振东博士获2011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谷雪影硕士获2015年度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刘笑天博士获2019年度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崔振东博士获2008年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栾长青博士获2009年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冯波博士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黄天荣博士获2015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崔振东 中国矿业大学 博士,教授 2005.9~2008.7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副导师,第一导师:唐益群),学习期间获2006-2007学年上海市优秀学生,2008年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2011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 胡力绳 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 博士,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2005.9~2008.8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副导师,第一导师:卢耀如),学习期间获2009年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201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0/13),201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3/15),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ei收录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 栾长青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博士,高级工程师 2006.3~2009.3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副导师,第一导师:唐益群),学习期间获2006-2007学年美国lord奖学金,2007-2008学年韩季忠奖学金,2009年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 张兴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博士,副教授 2008.9~2012.9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副导师,第一导师:卢耀如),学习期间获2008-2009年度王鸣川奖学金,2010年度csc(国家留学基金)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赴法国国立公共市政工程大学),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冯 波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博士,高级工程师 2009.9~2013.3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副导师,第一导师:卢耀如),学习期间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2012年国家奖学金,201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1/13),201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4/15),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ei收录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 邹宝平 浙江科技学院 博士,副教授 2011.9~2014.9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获2013年度同济大学公派交流博士生奖学金(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学习3个月),2019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3/10),2013年度同济大学第二阶段优秀博士二等奖学金,2012年“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astal engineering geology best paper award,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ei收录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 黄天荣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博士,副教授 2011.9~2015.9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副导师,第一导师:卢耀如),学习期间获2012年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获2013年、2014年国家奖学金,获2015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ei收录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刘笑天 同济大学 博士,助理研究员 2012.9~2019.1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直博),学习期间获2016年国家奖学金、2017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19年度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0/15),2019年度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4/10),2017年度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1/14),2017年度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5/9),2015年8月获勇闯星天地——未来星球表面探测机器人创意大赛“一等奖”(5/2),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授权发明专利34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 殷尧 西安交通大学 博士,助理研究员 2013.9~2019.6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获2016年度同济大学公派交流博士生奖学金(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流学习12个月),2019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5/10),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 吴林波 浙江大学 博士,博士后 2014.9~2019.11于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23项。
研究团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与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保持长期联系。 graham e. fogg professor of hydrogeology and hydrogeologist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地质学会o.e. meinzer award奖获得者(2011年)。1986年于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评价、控制和修复的数学模型及计算程序开发工作,是美国著名的环境水文地质学家。其在地下介质非均质各向异性的统计分析、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水文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知名度,主持了多项有关地下水污染物运移、地下水与气候变化等的国际合作项目。 yoram n. rubin professor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webh2o, llc创始人兼ceo,其开发的my obserbatory系统被诸多环境科学家及从业者用于数据管理和分析。1988年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下水水文学、污染物运移、地质表征、空间分析和统计、模型校正和环境风险评估等工作。曾于2004年获得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颁发的hydrology section award;2007年入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员;2013年经德国亥姆霍兹组织推选为亥姆霍兹国际研究协会会员。 esther stouthamer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hysical geography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自然地理学系副教授。她的专业领域是第四纪地质学、三角洲演化、地下结构和特征描述、沉降、河流和海岸地貌。她的研究重点是:(1)三角洲的沉降问题;(2)堤坝和河道下的三维非均质性和稳定性。她是荷兰国家研究项目“软土地区的生活:沉降与社会”的首席科学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p 663”关于沿海城市地面沉降项目的联合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