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历
1983.09~1987.07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本科学士 1987.09~1990.07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硕士 1990.09~1993.06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博士
-
工作经历
1993.06~1995.12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讲师 1996.01~2001.06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 2001.06~现在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
主持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386),大型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状态评判模型及在地下工程远程监控决策中的应用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资助(03qmh1411),卸荷对地下建(构)筑物的影响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02015),软土地区超深基坑的水土压力研究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99qf14042),超深地铁车站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研究,等等
-
论文
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其它论文200余篇
-
专利
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 zl 97 1 06285.4
-
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标准,jgj432-2018,起草人之一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逆作法施工技术规程,dgtj08-2113-2012,起草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1997,起草人之一
-
著作
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陈湘生、刘国彬,地铁建设数字化管理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 g. b. liu,s. m. lia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 soft ground,tongji university press,2001 charles w. w. ng,h.w. huang,g. b. liu,geotechnical aspects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in soft ground,crc press/balkema,taylor & francis group, london, uk,2009 参编:龚晓南,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7;龚晓南,地基处理技术发展与展望,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10;陈祖煜等,深基坑支护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等等。
-
主要课程
本科生课程:地下建筑施工 研究生课程:深基坑工程
-
科研奖励
基坑工程时空效应理论与实践,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市人民政府,1999年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保护系列新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人民政府,2001年 上海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及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国土资源部,2008年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工程关键技术,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年 上海轨道交通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9年 地铁盾构穿越已建隧道的保护技术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海市人民政府,2001年 地铁车站安全建设安全及风险控制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海市人民政府,2007年 运营地铁隧道长期沉降预测及控制关键技术,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年 基坑施工对下卧运营地铁隧道的保护技术研究,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住建部,2007年 依托轨道交通枢纽地下综合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住建部,2008年 沼气的工程危害与对策研究,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2013年 超深基坑群相互影响及承压水研究,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2016年
-
教学奖励
李国豪奖,教学二等奖,李国豪奖励基金理事会,2000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第五、六、七、八、九、十届理事会理事(2019.12-2023.12)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2017.08-2022.08),等等
-
历届学生
培养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百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