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历
2001.03~2004.04 上海交通大学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6.09~1999.03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2.09~1996.07 中国矿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矿井建设专业,本科生
-
工作经历
2012.12~至今 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教授(2010.06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2007.10~2008.10 美国堪萨斯大学 土木、环境与建筑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07.06~2012.12 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副教授 2004.04~2007.06 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讲师 1999.03~2001.02 浙江大学 土木工程系 助教
-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强震下深水桥梁垫层隔震基础动力特性与分析方法研究,2019~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强震下深水桥梁群桩基础非线性动力特性与设计方法研究,2017~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黏性-砂性土层中桥梁群桩基础冲刷机理及其承载性状研究,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体侧移作用下既有轴向受荷桩承载性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2008~20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暴雨作用诱发周围环境及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灾变机制,2016~2020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软土地下工程开挖对邻近桩基性状影响机理研究,2010~2012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深基坑卸载回弹特性及其对基坑变形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2010~2012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变刚度群桩基础优化设计方法与离心模型试验研究,2009~201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层状地基中混合型群桩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2008~2010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2017~2019 横向科研项目:前滩某地块桩基沉降对地铁影响预评估技术咨询,2020~2021 横向科研项目:大面积堆载对下卧运营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2019~2021 横向科研项目:核电工程复杂地基动力特性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2019~2020 横向科研项目:深厚淤泥覆盖层地基固结特性与机理研究,2018~2020 横向科研项目:软土地区拱形双排桩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特性及应用研究,2017~2019 横向科研项目:沿海吹填区基础设施保护技术管理规定研究,2017~2019 横向科研项目:沿海吹填区市政基础设施位移分析与评估研究,2016~2018 横向科研项目: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中基础承载特性与变形控制技术研究,2016~2018 横向科研项目:世纪大都会项目地铁振动环境影响分析与建筑减振技术顾问,2010~2012 横向科研项目:深基坑对邻近地铁枢纽的施工安全与环境控制研究,2009~2011
-
参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四:复杂环境下深水基础承载行为演化与长期性能设计,2013~2017,课题骨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超大跨深水基础桥梁强震灾变过程及控制研究,2010~2013,主要完成人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高频度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2007~2009,主要完成人
-
专利
发明专利:一种变高度牺牲桩群抵抗桥墩基础局部冲刷的防护装置, zl201310594339.4 发明专利:适用于仓储建筑地坪深厚软弱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zl201310199209.0 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水下桩基础冲刷与承载耦合特性的试验装置, zl201010227094.8 发明专利:一种地铁下穿越建筑物基础的整体托换隔振装置及方法, zl201010137570.7 发明专利: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变刚度处理系统, zl200910053790.9 发明专利:模拟高速交通移动荷载作用的试验系统, zl201210025511.x
-
规范
主要起草人,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主要起草人,上海市市政行业标准:城市桥梁、隧道安全保护区域技术标准(沪建交2010-511) 参加起草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参加起草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 主要起草人,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保护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2019-07
-
主要课程
本科生课程:《土力学》、《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岩土工程全过程课程设计》 研究生课程:《软土基础工程》
-
主编教材
马海龙,梁发云. 基坑工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袁聚云, 梁发云, 曾朝杰, 等. 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李镜培, 梁发云, 赵春风. 土力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陈龙珠, 梁发云, 宋春雨, 等. 防灾工程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
科研奖励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软土地区复杂桩基工程分析理论与性能提升关键技术,2017,排名1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软土地下工程稳定和环境影响分析理论与控制技术,2013,排名3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软土地基复杂基础工程分析理论与工程应用,2010,排名3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分析理论及控制技术,2018,排名4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二等奖:桥梁洪水灾害防控理论与技术,2017,排名7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复杂荷载下预应力管桩承载性能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2013,排名2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滨海城市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增层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2018,排名5 上海土木工程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沿海淤泥吹填区市政基础设施位移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8,排名6
-
教学奖励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育才奖,2016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面向未来的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2013,排名10 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土力学(第2版),2011,排名2 上海市精品课程:基础工程设计原理,2005,排名5 同济大学第六期“名课优师”:基础工程设计原理,2019 同济大学:百十校庆“立德树人”优秀教师奖,2017 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岩土工程核心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2015,排名1 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土力学课程建设与教改实践,2012,排名2 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土工试验课程新教学模式,2008,排名3 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团体一等奖、个人优胜奖,2013 指导博士生王琛,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桥梁深水基础冲刷机理及防护方法研究,2019 指导硕士生李彦东,获第一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4 指导硕士生李彦初,获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冲刷作用下高铁桥梁桩基础静动力特性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6年 指导硕士生陈海兵,获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轴向与横向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性状分析及两桩相互作用系数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2年
《中国公路学报》,编委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软土工程专委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近岸与离岸工程灾害环境防护专委会,委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2015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a类),2010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2008 同济大学青年英才计划(教学科研骨干计划系列),2011 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07年
|